秦岭大熊猫:30万年前分化的缩小的大熊猫,有时会变成棕色

秦岭大熊猫:30万年前分化的缩小的大熊猫,有时会变成棕色

在中国的一个科学公园里,一只棕色的秦岭大熊猫。(图片来源:张远/中新社盖蒂图片社)

(蜘蛛网eeook.com)据美国生活科学网站(Lydia Smith):

名称:秦岭大熊猫

它生活的地方:中国陕西省的秦岭

它吃什么:竹子

为什么它很棒:当我们想到熊猫时,我们倾向于用单色来描绘著名的熊——但并不是所有的熊猫都是黑白的。

秦岭大熊猫的一个亚种有时可能是深棕色和浅棕色的混合体。这些棕色大熊猫非常罕见,只有十几只左右的熊猫被记录在案。

1985年,当地一名护林员在陕西省佛坪县发现了第一只官方记录的棕色秦岭大熊猫——一只名叫丹丹的雌性——并将其带到秦岭野生动物园。她一直被囚禁,直到2000年去世。

秦岭大熊猫于2005年被正式认定为亚种。它们的栖息地、饮食和行为都与大熊猫非常相似。然而,秦岭大熊猫稍微小一点。它们的眼睛下面也有棕色的斑点,而大熊猫的眼睛周围有斑点。

研究表明,秦岭大熊猫可能在大约30万年前与四川地区的大熊猫基因分离。虽然大多数秦岭大熊猫都是黑白相间的,但科学家们对为什么有些亚种有棕色皮毛感到困惑。

但在2024年,科学家们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揭示了棕色秦岭大熊猫的存在是由于一种基因怪癖。

该团队对一只圈养的棕色大熊猫齐仔的基因组进行了测序。齐仔于2009年在野外被捕获,并与母亲一起被带到陕西佛坪自然保护区。他们总共对35只大熊猫的基因组进行了测序,其中包括两只棕色大熊猫。

秦岭大熊猫:30万年前分化的缩小的大熊猫,有时会变成棕色

棕色秦岭大熊猫有时会因为DNA序列缺失而长出棕色皮毛。(图片来源:王磊/VCG通过盖蒂图片社)

他们发现,棕色大熊猫之所以会有不同寻常的颜色,是因为它们的DNA序列缺失。具体来说,秦岭大熊猫的一种名为Bace2的基因发生了突变,该基因与色素沉着有关。对另外192只黑白相间的大熊猫进行的进一步测试表明,它们都没有这种Bace2。

有趣的是,虽然齐仔是棕色的,但他的妈妈却是黑白相间的。研究人员认为,这是因为秦岭大熊猫有一个黑白色的显性基因和一个棕色和浅棕色的隐性基因。一只棕色秦岭大熊猫要出生,父母双方都必须携带隐性的“棕色”基因。

然而,父母双方都有棕色和浅棕色的隐性基因的可能性很低,这就是棕色秦岭大熊猫如此罕见的原因。

此外,科学家们分析了丹丹保存的组织,得出结论,丹丹与齐仔具有相同的隐性特征。缺失的序列代表了遗传学的一个重大突破,因为这是第一次将缺失的基因片段与颜色变化联系起来。

秦岭大熊猫的褐色皮毛很可能是近亲繁殖的结果。该种群只生活在该亚种命名的山区,并且在基因上是孤立的,这使得棕色的变异得以持续。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大熊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