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毛犀灭绝之谜揭示

披毛犀灭绝之谜揭示

长毛犀牛曾经广泛分布在欧亚大陆北部和中部。图片来源:毛里西奥·安东/《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化石网cnfossil.com)据科技日报北京6月12日电(记者 张梦然):科学家发现,随着地球在最近一个冰河时代结束后的变暖,人类的持续狩猎阻止了长毛犀牛进入合适的栖息地。由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和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科学家领导的一个国际团队,使用计算机建模揭示了长毛犀牛灭绝之谜。这项发现发表在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此次研究团队利用计算机模型、化石和古代DNA,追踪了欧亚大陆长毛犀牛52000年的种群历史。研究表明,从30000年前开始,在温度变化与人类低水平但持续的狩猎共同作用下,导致长毛犀牛栖息地向南收缩。在最近的一个冰河时代结束时,长毛犀牛被困在孤立且环境迅速恶化的栖息地中。

随着地球解冻和气温升高,长毛犀牛种群无法在欧亚大陆北部开辟的重要新栖息地定居。种群出现了不稳定和崩溃,最终灭绝。

新研究与先前的推断不同,此前认为人类在长毛犀牛的灭绝中没有起到作用,这是因为之前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人类持续的狩猎活动。

在更新世晚期,有61种大型陆生食草动物存活,但今天只剩下8种。这一研究结果揭示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是如何导致巨型动物灭绝的,这对于制定战略以保护目前受威胁的物种至关重要。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披毛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