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地质博物馆 探秘“古生物王国”丨走进黑龙江省地质博物馆翻开大美龙江历史长卷

打卡地质博物馆 探秘“古生物王国”丨走进黑龙江省地质博物馆翻开大美龙江历史长卷

打卡地质博物馆 探秘“古生物王国”丨走进黑龙江省地质博物馆翻开大美龙江历史长卷

打卡地质博物馆 探秘“古生物王国”丨走进黑龙江省地质博物馆翻开大美龙江历史长卷

打卡地质博物馆 探秘“古生物王国”丨走进黑龙江省地质博物馆翻开大美龙江历史长卷

(化石网cnfossil.com)据冰城+客户端(记者 封娇 于博洋):嘉荫出土的高4米巨型满洲龙骨架,鸡西发现罕见的巨大完整鳞齿鱼化石,宾县出土的披毛犀骨架……

这些珍贵的古生物化石只有在黑龙江省地质博物馆才能看到。走进这座博物馆,就走进了黑龙江地质历史的长河,一块块化石串联起了黑龙江的古生物演变历程。

畅游锦绣龙江地质历史长河

黑龙江省地质博物馆位于哈尔滨市香坊区红旗大街263号,2007年正式开馆,是集科研、科普于一体的全省地质矿产标本收藏展示中心。博物馆展出标本3000余件,展厅陈列面积2211平方米,共分为锦绣龙江厅、地质矿产厅、岩石矿物厅、地质环境厅、地层古生物厅、恐龙动物群厅、披毛犀—猛犸象动物群厅7个展厅。博物馆以地球科学的基本知识为脉络,生动再现5亿年来龙江大地的沧桑巨变,科学解读了重大地质事件和生物演化事件。无论是山形水势还是物种更迭,无论是地下矿藏还是江河林草,大美龙江历史演化都在这里一一向您展示。观众在浓郁的科学氛围中,目睹,亲身体验,轻松步入精彩纷呈的地质空间。

据黑龙江省地质博物馆文博档案室赵俊博介绍,黑龙江省境内留存至今的最古老的地质遗迹可追溯到25亿年前的新太古代。经过亿万年的地质作用,黑龙江省矿产资源种类丰富,共发现各类矿产139种,保有资源储量位居全国前10位的有45种。

矿石宝石琳琅满目,鬼斧神工

无论是璀璨夺目的宝石,还是跟生活息息相关的矿石,组成它们的基本单位都是矿物。地球几十亿年的漫长岁月中,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沉积等成矿作用下,其中的成分或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成矿元素活化、迁移、聚集,形成了各种矿物、岩石、宝石,以及令人叹为观止的地质地貌景观。

博物馆的岩石矿物厅展示了黑龙江省内及国内外多姿多彩的宝玉石、矿物晶体晶簇、美轮美奂的观赏石和名砚。一块产自云南的海蓝宝石摆在宝玉石展区的中间位置,传说这种美丽的石头产自海底,是海水的精华,象征幸福与长寿、沉着与勇敢,航海家们用它来祈祷海神保佑航海安全。

记者在展厅里还发现了一块传说中的“狗头金”,发掘于黑龙江省的呼玛。它的质地并不纯净,含有少量其他金属,是天然含金量高达95%以上的明金颗粒,体积较大的一般在500g以上。除此之外,展厅里还陈列着文石、孔雀石、水晶等矿石和宝石,琳琅满目。钟乳石、太湖石、灵璧石等众多天然形成的精美矿石,让人感慨大自然鬼斧神工之妙。

宝藏展品“讲述”地球历史

来到地层古生物厅,仿佛穿越时光,与古生物进行亿万年的“约会”。展厅以虚拟影像、旋转展台、电动螺旋模型、灯箱展板等方式,配合大量的化石标本,向观众展示了5亿年来黑龙江的沧桑巨变和地层古生物的演化过程。展区内展出的一块大型鳞齿鱼化石吸引了记者目光。据介绍,鳞齿鱼化石很少发现保存如此完好的,这条鳞齿鱼整个身体是一个纺锤形,可以清晰看到它的鳞片,罕见。

跟随地面上的恐龙爪印,记者走进恐龙动物群厅,看到了馆里的镇馆之宝——长11.75米、高4米的巨型满洲龙骨架。据介绍,这具化石骨架是我省嘉荫县已出土的10具恐龙骨架中最大的一具,非常完整,真骨率达70%。巨型满洲龙属鸭嘴龙的一种,生活在距今7200万年至6500万年之间,喜欢群居,以蕨类、松针、干果和果实等为食。鸭嘴龙体型庞大,进食量大,它的牙齿最有特点,数目多得惊人,虽然磨损较快,但可以再生。展厅运用虚拟影像、模型、景观、恐龙化石骨架相结合的方式,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地质历史时期恐龙的兴衰史。

第四纪的松嫩平原曾是猛犸象、披毛犀的天下。记者在披毛犀—猛犸象动物群厅看到,大型壁画配合骨架和实景还原了古生态环境。这里展出了出土于黑龙江省宾县的披毛犀化石和一具猛犸象幼象化石。虽然是幼象化石,但它的高度已经贴近天花板。据介绍,猛犸象曾是世界上最大的象,生活在距今480万年至1万年之间。

从太阳系的形成到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直至新生代时期的地层演变,在黑龙江省地质博物馆,46亿年地球历史的长卷正在向参观者徐徐展开……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地质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