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国南京(国际)矿物宝石化石博览会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举行

第二届中国南京(国际)矿物宝石化石博览会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举行

第二届中国南京(国际)矿物宝石化石博览会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举行

第二届中国南京(国际)矿物宝石化石博览会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举行

第二届中国南京(国际)矿物宝石化石博览会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举行

(化石网cnfossil.com)据中国日报(江苏记者站 苍微):5月29日,一场汇聚全球精品矿物的“石城”盛宴——第二届中国南京(国际)矿物宝石化石博览会启动仪式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举行。数百名来自全球各地的专家学者、矿商、收藏家等齐聚现场,再度与全球爱好者们开启“矿”世之旅。

千里江山,只此青绿。本届矿博会以“青绿矿物”为主题,展出“馆藏级”祖母绿、碧玺、孔雀石等珍贵青绿矿物,其中不仅有云蒸霞蔚、一凝芳华的“佩德内拉之王”,产自湖北、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重的绿松石(373公斤),还有目前已知装架最大的恐龙化石标本、罕见的“天外来客”陨石等亮点展品。展会由中国观赏石协会、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江苏有线共同主办,中国观赏石协会矿物晶体专业委员会、江苏矿物文化交流中心、江苏江文展示展览有限公司承办。

南京矿博会既是自然、生态之美的完美呈现,也是江苏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的生动缩影。原国土资源部副部长、中国观赏石协会创会会长寿嘉华发表了致辞,首先回顾了首届矿博会在南京举办的盛况,肯定了南京矿博会以“自然资源”为根基、以“科学精神”为指引、以“全民科普”为使命、以“开放互信”为愿景并推动科学素质建设更好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矿博智慧”。展望第二届南京矿博会,江苏有线党委书记、董事长庄传伟在致辞中表示,江苏有线作为连续15年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连续三年登榜“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的省属国有文化企业。此次致力把南京矿博会打造成适合国际传播的文化贸易产品、文化交流项目,在探索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中培塑石头城新标识,扎实推进江苏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讲好江苏故事、中国故事。

中国国家地理·自然教育总经理宋静茹在致辞中表示,人在是社会的人之前,首先是自然的人。人对自然的热爱是天性,追求自然之美也是与生俱来的。中国国家地理工作的宗旨,恰恰就是带领大家推开自然之门,在天地万物中去发现美、记录美、传播美和体验美。这些矿物在自然界所经历的复杂、漫长、苛刻的生长条件,是我们人类无法模拟也不可再造的,所以每一块矿晶都是奇特的,有着独一无二的美感。

人类发现和运用矿物的历史如长河般连绵曲折,无论是在科学道路、文化进程还是艺术发展中,矿物自始至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散发出璀璨夺目的光彩和永恒绚烂的魅力,是谓积厚流光。在活动现场,中国观赏石协会名誉会长、原文化部赵少华副部长宣布第二届中国南京(国际)矿物宝石化石博览会正式启动,再度为南京地质故事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续写金陵“石头记”的新篇章。

以石为桥,连通世界。除境内展商外,本届矿博会还吸引了来自美国、意大利、德国、英国、俄罗斯、印度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展商、嘉宾等200余人参加。据悉,大会展览面积达4万平方米,其中特装展位50个,国际标准展位412个,国内外精品展品达数十万件,身临展会如同奔赴一座世界级自然博物馆,矿宝化石触手可及。

“为一个馆,赴一座城。”在启动仪式当日,2024国际博物馆文化交流大会同时召开,其秉承“改革、创新、开放、共享”宗旨,以“践行跨界融合 推动文化互鉴”为主题思想,搭建国内外交流平台,持续推进博物馆跨界融合,弘扬人类文明和科学精神,治理探索提升全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新思路。

免费,是本届展会的一大特色。观众只要扫码填报相关信息,就能免费领取入场门票,赴一场“矿石之旅”。大会期间,近2000平方米的“科普活动区”现场开设了“寻找雨花石”“开启水晶球”“敲化石”“淘沙淘宝”等科普活动,旨在为亲子家庭提供展览、教学、继承传统技艺的机会,提高全民科普素养。此外,矿博会同时安排了新矿物发现研讨会与国际专业检测设备特展、天演博物馆等多项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

相关:续写金陵石城篇章 2024南京(国际)矿物宝石化石博览会启动

(化石网cnfossil.com)据新华报业·新江苏讯(记者 罗鹏):5月29日,一场汇聚全球精品矿物的“石城”盛宴——第二届中国南京(国际)矿物宝石化石博览会在南京启动。数百名来自全球各地的专家学者、矿商、收藏家等齐聚现场,再度与全球爱好者们开启“矿”世之旅!

本届矿博会由中国观赏石协会、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江苏有线共同主办,进一步汇聚了全世界的目光,在金陵大地上绽放绚烂的“矿博”之花。

开启南京地质故事,续写金陵石城篇章

一方石头拓展一个产业,一方石头传承一种文化。在这里,被誉为“无言之诗,立体之画”的观赏石,诉说着意韵深远的中华文化和哲学意义;被赞为“上帝用尺子精心设计出来”的矿物晶体,展示着洋洋大观的西方科学与自然艺术。

原国土资源部副部长、中国观赏石协会创会会长寿嘉华在致辞中表示:“今年的矿博会,比之上年,更上层楼,主办单位增加了、展陈面积扩大了、展品档次提升了、国际化程度更高了、国外展商更多了、活动内容更丰富了、科普研学更精彩了。”

以高校为主体的无数年轻学生、学者,也纷纷加入矿物爱好者或研究者的队伍。持续提升矿物文化鉴赏品位,弘扬地学文化内涵,为推动矿物、宝石、化石领域科普事业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南京大学副校长陆现彩在致辞中表示,在本次矿博会上,南京大学积极协同开展地学科普教育,以志愿服务、科普活动、科普讲座的形式,增进博览会的科学性,提升矿晶文化的鉴赏品位,弘扬地学文化的内涵,推动矿物、宝石、化石领域科普事业的持续发展。

在南京矿博会期间,江苏有线以高站位、宽视野实施矿博会宣传策略,将矿物文化的精神内核传递至社会各界,为传播矿物宝石化石背后的科学文化艺术价值、弘扬地学科学文化内涵提供一个广阔的舞台。江苏有线党委书记、董事长庄传伟在致辞中表示,江苏有线近年来致力于以内容为桨,把握文化浪潮和年轻浪潮,凸显内容产品品质感、科技感、时尚感、文化感、国际感等五感融合;把握科技创新和文化复兴机遇,实现内容体系建设科创、文创、艺创、融创等四创融合,激活文化+科技+X新质生产力,高质量搭建文化+产业价值网链,致力把南京矿博会打造成适合国际传播的文化贸易产品、文化交流项目。

解锁“馆藏级”青绿矿物,吸聚境外行业专家

千里江山,只此青绿。本届矿博会以“青绿矿物”为主题,展出“馆藏级”祖母绿、碧玺、孔雀石等珍贵青绿矿物,其中不仅有云蒸霞蔚、一凝芳华的“佩德内拉之王”,产自湖北、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重的绿松石(373公斤),还有目前已知装架最大的恐龙化石标本、罕见的“天外来客”陨石等亮点展品。

除境内展商外,本届矿博会还吸引了来自美国、意大利、德国、英国、俄罗斯、印度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展商、嘉宾等200余人参加。据悉,大会展览面积达4万平方米,其中特装展位50个,国际标准展位412个,国内外精品展品达数十万件,身临展会如同奔赴一座世界级自然博物馆,矿宝化石触手可及。

“为一个馆,赴一座城。”在启动仪式当日,2024国际博物馆文化交流大会同时召开,其秉承“改革、创新、开放、共享”宗旨,以“践行跨界融合 推动文化互鉴”为主题思想,搭建国内外交流平台,持续推进博物馆跨界融合,弘扬人类文明和科学精神,治理探索提升全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新思路。

6月1日14:00-17:00,第二届南京矿博会矿物宝石化石竞买会将于C馆舞台区举行。这是一场汇聚了全球矿物晶体、宝石、化石及其衍生产品的盛会。竞买会设置了独特的“0元起拍”环节,降低参与门槛,鼓励全民参与,体验竞买乐趣。

免费,是本届展会的一大特色。观众只要扫码填报相关信息,就能免费领取入场门票,赴一场“矿石之旅”。大会期间,近2000平方米的“科普活动区”现场开设了“寻找雨花石”“开启水晶球”“敲化石”“淘沙淘宝”等科普活动,为亲子家庭提供展览、教学、继承传统技艺的机会,提高全民科普素养。此外,矿博会同时安排了新矿物发现研讨会与国际专业检测设备特展、天演博物馆等多项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

相关:“石头记”上新,“国际范”十足!第二届中国南京(国际)矿物宝石化石博览会启动

(化石网cnfossil.com)据新闻晨报:漫长的岁月里,矿石恰似时间的使者,静静地隐于大地深处,见证世界的沧桑巨变。

5月29日,一场汇聚全球精品矿物的“石城”盛宴——第二届中国南京(国际)矿物宝石化石博览会启动仪式在南京举行,数百名来自全球各地的专家学者、矿商、收藏家齐聚现场,与全球爱好者们开启“矿”世之旅。

解锁“馆藏级”,奇珍异石现场圈粉

游走各个展区,如同置身一座世界级自然博物馆,各种“馆藏级”宝石吸引着参观者的眼球。

“哇!这也太壮观了吧!这真的是宝石做成的‘画’吗?”在青绿主题展区,一幅巨大的《千里江山图》引发观众连连惊呼,这幅“画”是由蓝宝石、翡翠、玛瑙、海蓝宝、孔雀石、青金石、绿东陵、青玉等数十种宝石、半宝石镶嵌而成的。翡翠的清澈、玛瑙的细腻、蓝宝石的深邃、绿东陵的生动,每一种宝石和半宝石都如同自然界的一抹色彩,以独特的纹理与生机共同构成了这幅气韵生动的山水画卷。

在这幅“画”旁边,一株“珊瑚树”坐落在展厅中央,这株树通体呈现蓝绿色,宛如森林中的精灵,其色泽深邃而富有生机,又似山间清泉,流淌着宁静与和谐……工作人员介绍,这株树其实是绿松石,而且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重的绿松石,其重量达373公斤。如此瑰宝,既是对自然的完美诠释,对艺术的崇高致敬,亦是对矿物文化的珍视与传承。

还有一件“馆藏级”宝石令人印象深刻,就是一凝芳华的“佩德内拉之王”。工作人员介绍,它有着罕见的峰状晶体,颜色鲜艳,晶体大,高光泽,整体看起来像一只手臂,在碧玺晶体的左边,白色叶钠长石突出了电气石的底部和水平位置石英晶体之间的接缝;中间部分的茶晶,体积相当大,晶体的另一端也是白色叶钠长石,连接了一块巨大的粉色摩根石晶体。非凡的造型,使它被冠以了“王”的称号。

在9号展区,一座座巨型的恐龙化石骨架树立着,这些化石保存非常完好。记者很好奇这些距今几千万年的化石究竟是如何保存下来的,参展商崇州天演博物馆馆长王小兵给出了答案:他们研发的一种“液体”能根据化石岩质的不同将化石从土壤中安全地分离出来。“比如这座巨犀化石,我们针对其泥岩的质地倒入对口的‘纳米颗粒胶’嵌入化石中,确保化石发掘的完整性。”

逛遍各个展区,来自美国的珠宝商Bridge Fredman啧啧称奇。“这里的景象太美了,每一件宝石都各有特色,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打开翻译软件谈生意,跨越“鸿沟”面对面

以展为“媒”,以“会”为桥,全球矿石于此“争奇斗艳”,也增进了江苏与世界的文化交流。在现场,来自各国的参展商打开手机翻译软件,在“一来一回”间交流合作,也结交了新的“矿友”。

正当记者采访王小兵之际,国际知名的矿物、化石、宝石收藏家Bockhard Pohl来到展位参观恐龙化石。随后,王小兵用英语向Bockhard Pohl介绍起了他们的产品,听了介绍,这位外国友人竖起了大拇指,连连称赞,用英语告诉王小兵“想和你们合作”,然后又用“不太流利的中文”对王小兵说“加个微信”。

“我们现在服务国内外市场,有很多国外的化石保护组织和机构向我们咨询。”王小兵很自豪,很多化石保护性发掘都用了他们的产品。

记者来到湖南它山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展位,一座“组合体”吸引人们驻足观看。公司总经理张民介绍,这是由白钨矿和海蓝宝石天然形成的。“尤其是下边的海蓝宝石,可不简单!”张民告诉记者,去年他们在美国图森矿物宝石及珠宝展览会上看到的一块海蓝宝石售价70万美元,今年涨到了200万美元。

去年,首届南京矿博会上,12个国家超300家展商,组织10万多件展品展陈,吸引参观者超10万人次,现场交易额超10亿元人民币,达成意向交易额约50亿元人民币。本届矿博会由中国观赏石协会、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江苏有线共同主办,中国观赏石协会矿物晶体专业委员会、江苏矿物文化交流中心、江苏江文展示展览有限公司承办。

“我国以及很多欧美国家的宝石商需要这样的平台,开拓更大的市场,去年首届南京矿博会的成绩,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市场巨大的潜力,在中国做生意是我们的必然选择!”德国慕尼黑矿宝石化石展负责人Christopher Kielmann说。

以石为桥,文化贸易带动文明交流

记者了解到,本次大会吸引了来自美国、德国、英国、俄罗斯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展商、嘉宾参加,展览面积达4万平方米,其中特装展位50个,国际标准展位412个,国内外精品展品达数十万件,预计整体成交额将超100亿元。

“本次矿博会既是自然、生态之美的完美呈现,也是江苏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的生动缩影。”原国土资源部副部长、中国观赏石协会创会会长寿嘉华说。

在南京矿博会期间,主办方江苏有线努力通过办会为弘扬地学科学文化提供更大的舞台。江苏有线党委书记、董事长庄传伟在致辞中表示,将致力把南京矿博会打造成适合国际传播的文化贸易产品、文化交流项目,在探索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中培塑石头城新标识,扎实推进江苏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讲好江苏故事、中国故事。

在科普互动馆,江苏三叶草公司布展的“荧光矿物展”吸引了成群观众的好奇。该展览在抖音开售以来,已吸引了2万多名网友下单。“在全球已发现的6000多种矿物中,有200多种会在荧光照射下绽放出缤纷色彩。”企业负责人朱春林期待通过展览向更多人科普荧光矿物的科学原理和价值。他说,路标、提示牌、夜间保护服等都应用荧光原理,航空航天、生物医药中也都有荧光矿物的身影。

业内认为,南京矿博会突破了传统会展业“同质化竞争”和“低水平重复”的瓶颈,形成“人流、物流、商流”循环通道,走出了一条“融入市场体系、谋求产品创新、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效益发展”的产业创新之路。

以“自然资源”为根基,以“科学精神”为指引,以“全民科普”为使命,以“开放互信”为愿景,南京矿博会将推动科学素质建设。同时,更好地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增强国际合作共识,促进文明交流互鉴——这份属于南京独有的“矿博智慧”,未来将不断积淀、成熟和深化,也将对矿物科普教育、大型展会经济、对外交流合作等众多行业创新提供越来越多可供参考和借鉴。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化石